今年中華職棒的賽程安排,與近幾年來最大的不同,在於行之有年的「三連戰」或「四連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變形的「單週兩組三隊四連戰」,亦即每隊單週連續兩次二連戰。乍看之下,這樣的改變似乎不大,但仔細端詳賽程表中的賽程安排,卻發現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同樣是看似單週四連戰的賽程,但是今年卻多出了「七天六戰」、甚至「九天八戰」的變形賽程組合,相形之下,各隊對於投手戰力的依賴度、以及投手先發輪序的安排,就顯得比往年更加重要。以美國職棒行之有年的先發投手「投一休四」的模式來看,中華職棒「九天八戰」的變形賽程組合,以四位主力的先發投手擔負八場比賽的先發任務,正好可以符合這樣的調度模式;不過,這樣問題又來了,在賽程緊密度增加、比賽總場數不變的情況之下,通常在「九天八戰」的賽程之後,緊接著而來的,卻是長達三到五天不等的「休兵日」,又嚴重打亂了先發投手輪序。

  相較於美國、日本、南韓這三個職棒發展較台灣先進的國家,中華職棒的賽程安排明顯較為鬆散。以各國的職棒球季來看,扣除明星賽,美國職棒單隊全年球季182天進行162場比賽、全年休兵日僅18天;日本職棒單隊全年球季181天進行144場比賽、全年休兵日僅35天;南韓職棒單隊全年球季150天進行126場比賽、全年休兵日僅35天;而中華職棒單隊全年球季長達197天僅進行100場比賽、全年休兵日卻高達95天,易言之,中華職棒雖然一年有長達六個半月的職棒球季,但其中卻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是其實在休兵的,確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職棒在台灣發展迄今也已經進入了第十八個年頭,卻還是讓人依稀感到有「草創初期」的味道。賽程緊湊,應該是職業棒球的特色才對,但在台灣,事實上卻似乎一直都不是這麼一回事。

  在今年這種賽程緊密度增加、休兵日也拉長的不正常賽制之下,明顯影響到各隊投手群的穩定度。以截至目前為止中華職棒各隊的團隊防禦率來看,除了La new熊隊的3.81與興農牛隊的3.92仍然稍具水準之外,其他像是中信鯨隊的4.22、兄弟象隊的4.78、誠泰Cobras隊的4.98,都已經是在不及格的邊緣,更有甚者,統一獅隊更是飆高到5.07,簡直讓人無法想像。相信這也是當初打算改變職棒賽制,讓對戰組合更加多變化的聯盟主事者所始料未及的吧!

  地處亞熱帶的台灣,佔有得天獨厚的地利之便,往往每年都是世界各國最早開打的職棒聯盟,理應是比美國、日本、南韓這幾個溫帶國家更適合發展職棒運動的地方;而我們大有為的職棒聯盟,卻常常忽視這項優點,只會一再的以國外職棒對於中華職棒的衝擊,來「教育」廣大球迷,實在讓人遺憾。美、日職棒的水準,雖然短期之內台灣難以望其項背,但盡可能拉近與美、日職棒的差距,則是我們台灣應該努力的目標。以中華職棒每年這麼長的職棒球季,我認為每隊一年進行120場、甚至150場例行賽,應該都不成問題才對。我只希望職棒聯盟,不要再以「球員不夠」這個濫理由來搪塞,各國職棒的一軍都是25人,沒有理由不夠,別人可以的、我們沒有理由不行。若說二軍制度還不成熟的話,那就更應該打屁股了;中華職棒當年從籌備到開打,僅僅花了不到兩年的光景,而如今體委會也以替代役的方式,溢注役男球員協助各隊組建二軍也有將近五年的時間了,若還沒有辦法有真正的二軍,這又該怪誰呢?

  從賽程問題,又拉拉雜雜說了一堆;有些事情,不是能不能做、而是願不願意去做;但這些事情,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不是嗎?  【幻象兩千】

附圖:各國職棒單隊賽程比較:


※圖片來源:幻象兩千繪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bas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