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雅虎奇摩知識﹢裡面,看到有網友討論到「中華職棒是否有過外省籍球員」的問題。我們或許聽說過徐生明是客家人、彭政閔是閩南人、張泰山是原住民、陳金鋒是平埔族,但到底有沒有外省人呢?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不僅僅是在職棒,其實在幾乎所有的棒球階層中,過去一直都很難見到有外省族群的身影,為什麼會這樣呢?

  棒球這個運動,早在日本時代就在臺灣風行;臺灣人棒球不但打得好,還曾經打進了甲子園的冠軍戰。直到一九四九年之後,國民黨政府敗逃來臺灣,或許是抗戰期間仇日的因素,連帶從日本傳入臺灣的棒球,也因而被冷落;即使從一九五四年開始,台日韓合力創設亞錦賽,讓亞洲地區終於有專屬於這個地區的國際賽,但沒有政府有力支援的臺灣健兒,即使連年參賽,卻也始終都沒有打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成績。

  當年與國民黨政府一起敗逃來臺灣的外省人,為了安身立命,紛紛在臺灣各地築起了眷村;而眷村的圍籬,似乎也形成了外省人與本省人之間的鴻溝。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每一個眷村裡面,都會有籃球場;因此,空閒的時候打籃球,就變成了外省人的習慣。而眷村外的本省人,則延續日治時期的習慣,在田野間玩起棒球。外省人打籃球、本省人打棒球的現象,就是從這樣的歷史環境裡,無形中演變而來。

  後來國民黨政府在外交連連挫敗的背景因素之下,紅葉少棒隊的趁勢崛起,瞬間凝聚了國族意識,彷彿能在棒球場上擊敗各國列強的球員,馬上就可以成為讓人歌功頌德的「民族英雄」。短時間之內,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與前途,彷彿就和這些小球員在棒球場上的表現,有了密不可分的關聯;即使這些英雄,只是一群年紀僅有十幾歲出頭的小孩。而這波棒球狂熱的風潮,從七零年代的威廉波特少棒賽、延燒到八零年代的「世界五強」時期、延燒到九零年代的中華職棒的成立,直到兩聯盟分立與「黑鷹事件」的爆發,才算告一段落。

  言歸正傳,來談談外省球員。在我的印象中,中華職棒史上,外省籍的球員確實非常少,簡直像是「稀有動物」一般的少。這或許就是受到早年「外省人打籃球、本省人打棒球」的歷史習慣所影響吧!不過,中華職棒外省籍的球員並不是沒有,只是少之又少。像是早年兄弟象隊的投手黃廣琪,他就是外省人,祖籍廣東省蕉嶺,在臺灣出生。

  黃廣琪的職棒生涯,有一段時間是兄弟象隊的當家中繼投手,不過當時中華職棒還沒有實施「中繼點」的計算方式,所以實際的中繼績效現在恐怕難以查證。但黃廣琪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則是他業餘時期與莊勝雄大戰21局的對決,黃廣琪全場投了兩百三十多球,才辛苦的以1:0險勝。這樣的記錄,堪稱臺灣棒球史上之最。另外,前三商虎隊投手翁豐堉(後來歷經興農、誠泰、第一金剛、La new等隊),他是金門縣人,也是目前唯一加入過職棒球團的金門人。由於金門屬福建省管轄,所以「勉強」也可以算是外省人。

  至於旅外球員方面,也有外省人。早年先後投身日本職棒羅德獵戶星隊(也就是現在的千葉羅德海洋隊)、讀賣巨人隊的左投手李宗源,他也是外省人,祖籍山東省,不過也是在臺灣出生。後來他歸化日本籍,改名叫做「三宅宗源」。李宗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第一位加入日本職棒的臺灣球員,算是旅日球員的先行者。

  在國內棒球教練方面,曾任誠泰總教練的前業餘全壘打王趙士強,也是外省人,祖籍浙江省浦江,但也是在臺灣出生。過去他在國家隊名聲顯赫,曾經有外國職棒球團打算與他簽約,但後來洛杉磯奧運期間表現不佳,扛著當家第四棒的位置,連續五場比賽擔任先發,卻僅僅勉強擠出一支安打,因而讓原本有意簽約的職棒球團打退堂鼓,不了了之。反而是當時同隊的郭泰源被西武獅隊簽了下來,搶先一步進了職棒,後來也成了誠泰的總教練。現在的趙士強,則已經進入職棒球團的管理階層。

  另外,前臺灣當家三壘手,後來也當過國家棒球代表隊總教練的林華韋,他也是外省人,祖籍福建省福州,同樣在臺灣出生。林華韋是早年少見沒有居住在眷村的外省人,所以從小和本省人的小孩一起玩棒球,完全沒有隔閡,台語甚至說得比國語還溜。林華韋在洛杉磯奧運會的銅牌戰當中,擊出一支關鍵的三壘安打,是這場比賽的勝利打點;這場台韓之戰打到延長賽第十四局才分出勝負,辛苦的奪下一面奧運銅牌。

  外省籍棒球選手不多的原因,來自於無法改變的歷史因素。在這個族群和解的年代裡,眷村一個個消失、圍籬一個個倒下,過去族群間的鴻溝,已經漸漸不存在了。在過去,外省籍球員固然不多,但也和其他本省球員一樣,為了同樣一片土地打拼,讓外國朋友見識到臺灣棒球的實力。近年來,外籍配偶的小孩也日漸增多,相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裡,或許也會有更多不同的族群、更多的臺灣之子,來為國家效力。而這樣族群融合的臺灣棒球,才能夠真正稱之為臺灣的「國球」,不是嗎?

  【文:幻象兩千撰寫/圖:幻象兩千拍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bas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