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閒來無事,翻了翻棒球規則,看到了規則1.04的地方,提到了棒球場的規格:『…兩翼之距離須在325英呎以上,至於中外野之距離以400英呎以上為理想。』另外又提到:『自本壘經由投手板到二壘,此一直線應以朝東北東方向為宜。』於是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想看看我們台灣常有職棒比賽的幾座棒球場,到底有多少球場符合這樣的規定。
  於是,經過我的一番整理之後,以中華職棒例行賽歷年曾經使用過的十六個棒球場為基準,製作出以下這個表格:
───────────────────────
地點 啟用年代 座落方位  中外野  兩翼    備註
天母:1999年  東北東方 400 英呎 325 英呎
新莊:1997年  東北方  400 英呎 325 英呎
龍潭:1986年  正南方  400 英呎 340 英呎
新竹:1976年  正南方  400 英呎 330 英呎
台中:日據時代 南南西方 360 英呎 310 英呎 (目前整建中)
斗六:2005年  東北方  400 英呎 330 英呎
嘉市:1918年  正南方  400 英呎 350 英呎 (1998年改建)
嘉縣:1996年  東北東方 402 英呎 322 英呎
台南:日據時代 東南方  400 英呎 339 英呎 (1995年擴建)
高市:日據時代 西南方  380 英呎 320 英呎
高縣:1999年  東北東方 400 英呎 328 英呎
屏東:1986年  西南西方 400 英呎 320 英呎
羅東:1992年  北北東方 400 英呎 350 英呎
花蓮:2001年  正南方  400 英呎 320 英呎
台東:2006年  東北方  400 英呎 320 英呎
台北:1959年  東南方  360 英呎 310 英呎 (2000年拆除)
───────────────────────
  以上的十六座棒球場,除了龍潭球場是兄弟象隊所有的私人棒球場之外,其他十五個都是政府興建的棒球場;其中,台北市立棒球場已經在民國八十九年拆除,原址改建為台北小巨蛋,已經無法進行棒球賽事,因此不列入考慮。我們假設外野全壘打牆距離不要照棒球規則這麼「硬」的規定,放寬為兩翼為320英呎、中外野400英呎的話,現役職棒主要球場中,僅有台中球場與高市立德球場不符規定,其他球場大致上都符合標準。另外,興建於日據時期的台中球場,為了因應年底首度在台灣舉行洲際盃棒球場,目前正在進行全壘打牆後移的整建工程,日後將會符合國際正式比賽標準;因此,高雄市立德棒球場勢必將會成為目前全台唯一全壘打牆距離不夠的職棒球場。
  當然,近年來由於高雄縣澄清湖棒球場的使用率越來越高,在球迷人口的虹吸效應之下,整建高雄市立德棒球場似乎並不是那麼樣的迫切;更何況,高雄市立德棒球場的使用率正逐年降低,今年甚至沒有安排任何一場職棒例行賽,或許,讓高雄市立德棒球場轉型為社區球場或少棒球場,可能也不失為一個發展的方向。而且,立德棒球場的「立德」二字,不正是為了紀念立德少棒隊獲得世界少棒冠軍嗎?相信這樣的轉型,對立德球場而言,也更加有意義。
  而台中球場以往總是被戲稱為「打者的天堂」,僅有360英呎的中外野、310英呎的兩翼距離,總讓人覺得和「職棒球場」有點不小的差距;就連當年台中金剛隊的謝佳賢、現在興農牛隊的張泰山奪下全壘打王榮銜時,也總是被好事的球迷以有色的眼光看待,甚至被苛薄的冠以「小球場全壘打王」的不雅稱號。此番台中球場全壘打牆後移的整建工程完工之後,或許也會減少一些好事球迷的質疑聲浪,也讓今年有機會獲得全壘打王的張泰山,更能證明自己貨真價實的長打能力,一舉洗刷「小球場全壘打王」的無情嘲諷。
  至於在棒球規則中,關於棒球場座落方位的規定方面,我並不是很確定這項規定到底是何時才正式列入棒球規則的。不過,我倒是發現了一項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九零年代以後興建的棒球場,基本上都會遵照棒球規則中『以朝東北東方向為宜』這樣的規定;而九零年代以前興建的棒球場,則是以面向南方為大宗。台灣各主要職棒球場中,大多是按照這樣的「年代區別法」來區別球場的座落方位,實在讓我不得不懷疑這樣的棒球規則,似乎是最近這二十年才新增的規定;而唯獨例外的花蓮棒球場,則是我比較好奇的部分,啟用於2001年的花蓮球場,座落方位竟然是朝向「老式球場」的正南方,關於這方面的疑問,看來我還需要再研究研究這箇中的奧妙了。
  以上是我昨天關於台灣各主要棒球場的小小研究,也足足花了我一個下午的時間,發現了這個有趣的現象;棒球確實是很引人入勝的,用不同的角度看棒球,也許會有更多不同的發現喲! 【作者:幻象兩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bas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